close



【劇情介紹】
  三十五歲的崔普(馬修麥康納飾)一直賴在父母家,不肯搬出去獨立自主,

  他的父母受夠了他在家裡好好吃懶做,於是請來一名美麗大方、才華洋溢的美女(莎拉潔西卡派克飾),

  完全符合他夢中情人的形象,當他們陷入愛河以後,就可以正大光明把他趕出家門。



【電影賞析】
  

這是一部以探討家庭結構與社會現象為前提的浪漫喜劇片。

撇開導演呈現手法不談,若著眼於內容所延伸的意義,連結回台灣的文化脈絡,我認為是發人省思的好題材。

在美國,所謂「賴家王老五」現象,被視為一種父母的羞恥,

但是,同樣情況在台灣倒是司空見慣,這反應了文化差異所造成的不同民族特性。

美國暢行個人主義的風潮下,強調人我分化與關係界線的清楚,因此子女成年應該離家獨立似乎是一種必然的發展歷程;

不過,在台灣群體主義的意識影響之下,人我的關係本就偏向模糊,更何況是血濃於水的親子關係。

於是成年子女是否離家,並不構成父母困擾,反而多數家庭都會認為養育子女是一輩子的責任。

因為成長環境的文化差異,造就了不同的問題意識,

當美國導演以年長父母急欲成年孩子離家的心態拍攝此部電影時,

身為台灣子女的我,看完這部片,內心產生許多矛盾與衝突的歷程。

我在想,倘若以台灣導演的手法詮釋這樣的文化題材,會如何發揮?

是否會以年長父母難掩成年孩子離家獨立的失落,

亦或者成年孩子想要離家獨立生活的內疚與不安等角度,視框恐怕難以跳出成年子女與年長父母之間分開生活的難分難捨。

    
姑且不論站在哪一個文化立場,我們必須回頭省思的是一名子女留在家裡與離家生活的意義。

*為何要離家?為何要改變?

此片編劇探討美國該現象時發現:許多想要留在家裡的美國成年人普遍歸因於實際原因:

「這種日子過得好好的,何必要改變呢?不必付房租,房間又很讚,髒衣服還有老媽幫忙洗,簡直就是住在豪華飯店的高級享受。」

針對這樣的實際原因,在台灣也是存在的。

從心理實務工作與個人生活的接觸中,都不難理解好多孩子在家裡確實享有這樣的特權,

尤其台灣越來越走向"少子化"的家庭結構,父母給予的生活品質越來越好,

倘若一個孩子待在家裡被照顧的很好,不需要為民生問題而苦惱,就失去離家的理由與需求存在,

那麼,會自發性離家獨立的孩子就更少存在了。

只是,「賴家王老五」存在不好嗎?

還是會引發什麼樣的問題呢?是的,我想這才是需要被討論的重點。

目前在台灣,"單身貴族"越來越多,雖然不結婚的各式理由又可以獨立一篇來探究,

不過此處僅聚焦於一個成年人寧願留在家裡而不結婚的關聯做連結時,

可能必須付出的社會代價是未來的家庭結構將會受到影響而產生改變,

甚至更宏觀的來看,當子女從家庭環境就習慣於被父母伺候、出了社會是否也習慣於依賴別人呢?

如今我們批判新世代"草莓族"現況時,別忘了回觀是什麼樣的家庭脈絡塑造出來的,

上一世代的父母親,是如何培育出令社會環境難以接受的草莓族,

這與賴家王老五的現象,同樣反應了家庭功能的變質,對培育"一名子女"成為"一個人"的困境。

而這是我們從事相關心理教育與輔導工作者,需要理解的家庭與社會脈絡意識,才能引導陷入家庭關係困擾的人們,走出新的方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erri S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