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去到國小進行輔導老師督導時,他們提案了一個情緒很猛烈地孩子,老師們都很想幫忙卻有無助。

我請輔導老師扮演該名學生,其他位老師幫忙扮演輔導老師以及觀看的學生。

結束之後,我請大家分享扮演的感受。

 

扮演個案學生的老師說,他可以感受到學生在暴躁的情緒當下,是有慌張不安的,但是不知道該怎麼辦結束一切只好硬撐。

坐在情緒暴躁學生旁邊,負責扮演同學的老師說:在演戲的當下,就好想逃開,覺得靠近這種強烈情緒、加上肢體動作頻頻,會令人害怕,很怕會傷到自己。

而扮演輔導老師的老師說:就是會變得小心翼翼,會一邊動腦想要怎麼讓學生平靜下來,然後相信自己會保護他,但是會猶豫要怎麼行動才能讓學生明白好意。

 

我引導大家討論,

似乎,真正令人害怕的是"表達方式" ,好像"生氣等同於會造成危險",而老師們擔心會失控。

我說:我們得讓出問題的孩子知道,我們真實的擔憂。

我分享自己會這樣回應孩子:你可以生氣,但我不想要其他人害怕你的表達方式或者因為你生氣的方式而遠離你。

當我說完這句話,在場老師都安靜下來,

有老師回饋,從來沒想過要這樣告訴孩子,但這樣同理,真的是好貼近心裡想對孩子說的話。

 

我說,因為我們都不太知道如何好好接觸情感,容易把生氣當作是一個會傷害人的情緒。

可是,生氣是一個感受狀態,沒有人會因為他人的感受而受到傷害。

可是,倘若我們生氣時動了手、口出惡言,等表達方式,就會造成別人的拒絕親近。

 

有時候,孩子情緒出來了,就只是表達情緒,但大人就預想了可能的不好後果,於是,孩子失去了學習經驗情緒、表達情緒的空間,

很多時候我們太快的針對孩子的情緒,做了制止反應,

誤以為孩子生氣了就一定會傷人,被錯怪的孩子,覺得委屈,於是情緒更不平穩。

 

這得回來,先由大人覺察自己對於情緒的理解究竟是什麼呢?

一個人,心有感受,是好正常、好健康的事。

何以,到如今,我們要自己、要孩子成為沒有感覺的人呢?

心有感覺,是很美好的,在最初,這是一個很自然的狀態。

可是,我們用人性的思維去解讀了人的感受,並做了處置。

如今,如同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已經越來越分不清楚:我們究竟是要教導孩子如何表達情緒,還是如何隱藏情緒。

如果,我們是要陪伴孩子接觸情緒,就必然碰觸到強烈的感受,

而大人本身,能否內心強大的穩住自己,可以承接感受,可以用愛去包容,這是智慧的化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erri S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