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陪著女兒長大的這兩年多,

大約在一歲到兩歲之間,每天都是活蹦亂跳的,動作肢體發展之迅速,我時常感慨每天都有新花樣。

包括,許多敲敲打打的玩法也開始出現,我們家有打鼓樂器,我也會陪著球球用手用鼓棒敲敲打打的,

慢慢的,有人會反映,看見球球拍打他們臉,提醒我要告訴球球這樣不可以。

這樣的告誡,我才發覺,其實還沒有真正發生可怕行為,對許多大人來說,就已經充滿標籤,

 

是不是,孩子,可能來不及從中體會樂趣,就要先被壓制呢?

即使我學心理學,明白這是很自然的發展行為動作,卻也被它在人際社會裡所標籤的負面意義而感到困擾。

有時候,拍打行為本身被放大解讀,甚至定格在負面意義上。

 

我想,所有的大人都盼望,我們的孩子不是別人眼中會傷害人的那一個。

我也是,於是在和女兒體驗敲敲打打的樂趣之中,我也開始觀察周遭大人對這樣行為的反應,作為教養參考。

 

有回,一歲多的女兒,在一場聚會裡,我看見她的眼光停留在 看著一位長輩拍拍另一位長輩的肩膀說話,

下一秒,她也學著動作,拍了一下旁邊長輩的肩膀,我還來不及說話,立刻在場就有人跳出來制止說:球球不可以這樣喔,你這樣打人不好喔!

當時,我坐在球球旁邊,目睹從頭到尾的整個過程,我心理明白球球動作的意思,並非那位大人所看到的打人意圖。

我轉向女兒。

我跟球球說:我知道球球想要學某某某的動作,拍他的肩膀是嗎?媽媽有看見妳很好奇盯著看然後就學了起來,可是卻被制止了對嗎?

球球:低頭,倚靠在我身上。

我說:因為妳是小朋友,其他人比媽媽還要擔心妳,我們來練習別讓大人太擔心我們喔。然後我帶著她輕輕拍肩膀,玩一玩,可愛的容顏又燦爛起來。

 

打人是一個動作,必須要回到情境下,才能理解那份意圖而作出回應。

有時候,拍拍人的肩膀是一種善意,會被理解,可是孩子做出跟大人一樣的行為,卻有了更嚴格的評論,這是我看見孩子長大,得要面對的真相!

 

我一點都不緊張嗎?女兒沒有真的出現打人意圖的情境嗎?

有呀。當然有啊!某一部分小小的心魔,也會有恐懼。

只是,因為我明白心魔在我身上,並不在孩子身上,是我眼中的解讀,去評論了孩子的行為。

如果我能夠克服心魔帶來的恐懼,好好的認識這個孩子,為何使用這個行為,我相信 也會幫忙孩子更深刻的認識自己。

 

仔細觀察很多情境,那不一定真的是打人的負面意圖,

可是只要那個動作一出現,周遭大人都會緊張,我也曾為了先安撫大人的情緒而要求孩子停止拍打動作。

然而  拍打,是動作本能,拍打鼓、當樂器、拍打棉被都是同一個動作啊!

它是一個動作,我們必須先中性看待,回到情境裡,再談動機來判斷需不需要大人介入。

 

不過,最多被討論的,孩子是不是在透過打人,在表達孩子的內在情緒?

諮商工作裡,養育孩子的經驗裡,我會說,是呢!

 

有沒有可能孩子也學會大人對待敲打行為的制止反應,而把它用來制止別人對自己的侵犯呢?

 

一歲半到兩歲之間,很多時候我發現球球處在語言發展趕不上動作發展,

我開始對她有更多語言的陪伴使用。

那時候開始,我教球球:你可以生氣(你可以有情緒),不可以打人。

有一回,因為她要睡覺前,想吃好多好多葡萄,長輩已經給她好多,我出面制止她繼續吃,她推開我的手。

我跟球球說:球球,媽媽知道你好喜歡吃葡萄,想吃好多好多好多,不過要準備睡覺了,我們必須停下來。

球球,嗯嗯阿阿的出聲音,同時又推開我的手(旁邊的人會認定是打人),

我跟球球說:球球,媽媽知道妳很失望,妳可以不喜歡媽媽的決定,但不可以這樣打我手,推開我的手。

 

長輩們,已經習慣我對球球這樣的說話,

通常他們會讓我可以好好跟球球這樣說說話。

 

不過,也曾有過另外一次,出現了一個情境,讓我好猶豫是不是該認真處理。

也是球球一歲多時,我們帶球球看了優人神鼓的表演,那幾天她總是兩手拍拍打打的,還會往我臉上拍打。

一開始我沒有把這兩件事情連在一起,

所以當我發現她怎麼密集的一直在找東西打,有時候會拿樂器出來打鼓,有時候直接拍打櫃子,還打我臉時,我是有些不安的。

我還啟動當心理師的敏感度,評估她是有什麼生活經驗引發了負面感受?

但是,仔細留意她的神情,她好開心,有時候她還會說:媽媽你看,,。

因為那份開心,讓我決定緩一緩先別介入,

就在那幾天的,她突然在某一片刻,也叫我一起打,然後說:跟<OJYFT&V@一樣,

當時她才一歲多,語言不完整,

但是,我聽到關鍵字:跟....一樣,我突然理解她的意思,我說:球球你是說跟我們看的打鼓表演一樣嗎?她好高興的點點頭。

我哈哈大笑著,笑著自己緊張了好幾天,孩子明明享受著表演,還模仿表演,我一股勁的以為她怎麼了。

還好,我沒有衝動的介入。

 

若不是採用回顧的書寫方式,我想當下是很難感受這樣透側的。

孩子語言發展不同,父母陪伴語言表達的養育方式也不同,

如今兩歲八個月的球球,已經通過這個部分的關卡。

想想那時候,孩子,心裡一定不好受,

累積起來,其實孩子同一個行為在不同情境裡,有著不同需求。

但,最核心的,還是她在表達心理的感受。

我一定有超過一百遍,就是重複地告訴球球:你可以生氣,不可以打人。我知道你有不高興,但不可以用打人的喔,別人會不知道你的委屈,只看見你的兇喔。

孩子聽得懂嗎?可以的。

 

父母可以這樣願意貼近孩子的感受,哪一個孩子聽不懂呢?

 

同時,隨著孩子成長,也要升級我們的回應。

兩歲之後,球球語言表達成長很快,偶爾還是與其他小朋友玩鬧時發生動手。

我問球球:媽媽有說過可以生氣,但是不可以打人,這次怎麼了啊?(這次,代表著心理意涵是媽媽知道妳不是每一次都這樣的)

有時候球球當下吱吱嗚嗚的,並不肯說,

於是,我會摟摟她,跟她說,媽媽在這裡,下一次有生氣或者好挫折時,先告訴媽媽好嗎?

幾次的等待,幾次的觀察,慢慢的會找出女兒的需求。

有時候當好久沒發生的問題又重複出現時,一定代表著裡頭孩子的需求提高,但是解決問題能力還沒到達。

經過好幾回合的探問與等待,我終於理解球球的意思。

因為她真正的目的是想要玩某樣玩具,當我只是告訴她可以生氣不可以打人,這已經是不夠的,還要教導她如何解決問題。

於是,兩歲多之後,當球球有情緒時,我們調整了說法:妳可以有情緒,同時練習告訴媽媽妳想要什麼?我們討論辦法好嗎?

 

很多時候,攻擊性會造成的負面標籤與議論最多,所以作為父母真的好希望孩子都不要發生讓別人受傷或者不高興的表現。

真正重要的是,去找出情境底下,孩子的意圖究竟是什麼,這裡頭會有一份願意認識孩子的心意。

有時候,還沒有完整認識孩子,就先評論孩子行為的好壞,是好可惜的。

 

有時候,玩樂之中,有的孩子是會打人,且父母不會出現的。

我會跟孩子說的是:你看到某某某可以打人要東西對嗎?被他打的人是不是會痛,這是一種會讓別人很痛會受傷的方式,我們一起學習新的方式好嗎?

 

很多時候,孩子只是在玩樂,孩子只是在求助,很少孩子是真心想要傷害別人。

 

於是,

帶著一份愛,一份相信,去克服父母的心魔,願意去理解那些看似好令人頭痛的行為背後,都有一份孩子需要我們幫忙他們認識自己的禮物,

那麼,心會平靜許多。

我自己做不到完全不泛起擔憂的漣漪,不過,總在每一次陪著女兒認識自己多一些之後,感到平靜。

因為,我也在理解自己,被孩子行為挑起的不安,是從哪些生命經驗而來的,同步的更深刻的認識自己,是一輩子的人生功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erri S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