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兩歲八個月的女兒,喜歡問"為什麼",這是兩歲之後開始出現的。

朋友的經驗、書本上的知識,都說這是兩歲左右的孩子,很正常的歷程。

於是,當球球正式啟動“為什麼“ 時,我還有一種:哇哇哇~真的耶,真的就喜歡問為什麼了。

每天,生活小細節裡,有成天百句的為什麼,

去年秋下颱風來來去去,

那一陣子:

她愛問:為什麼有颱風?颱風為什麼會來?颱風在哪裡?為什麼?

我跟她說:颱風會帶來很強很強的風喔....然後我們在家裡窗戶旁,看著颱風來時颳風下雨的....

 

颱風離境之後,天氣恢復平靜,

我們走在街道上,我們會停下來感覺風吹過臉龐,球球發現風也會吹過樹。

球球問我:颱風為什麼不見了?

我說:因為颱風只會偶爾來玩,會帶來好多雨水,這樣大樹跟我們就可以有好多水喝。

有時候,我覺得我也不知道要怎麼回答很多的為什麼,

但是,在跟球球一來一往的對話之間,

我發現帶著一點正確知識跟童言童語的說法,球球,滿能接受這種混合的回應。

 

一開始,當她很密集的問颱風的種種時,我是有些心慌的這科學知識該怎麼回啊...萬一她越問越深怎麼辦?

可是,某一次,球球問為什麼要閃電啊?

我一時真的是呆住了,

我回答:因為閃電也住在天空裡,很少出來,偶爾他也會跟著跑出來玩,我們來跟閃電打招呼,哈囉哈囉

球球跟著說:哈囉...然後她發現還有打雷時,一臉正經的說:怎麼這麼大聲....怕怕。

 

關於這些大自然現象,我明白孩子就是很單純的好奇,

他們沒有見過的,是透過為什麼來表達自己的不安或者疑問,

有時候回答他們,不一定需要很完整的知識應答,有時候就帶著孩子帶著孩子打招呼,認識就好~

 

隨著大自然的發問,我也注意到她開始轉變發問的內容。

從一開始很大量的詢問大自然現象,轉化到集中在日常生活經驗的發問。

 

為什麼現在要洗澡?為什麼要吃飯?為什麼不能吃餅乾?

為什麼爸爸要去上班再回家?為什麼媽媽出門上班,婆婆會來?為什麼弟弟不用小毛巾睡覺?

為什麼下雨不能出去玩?為什麼我的筷子還沒洗好啊?為什麼弟弟不能跟我睡?

為什麼媽媽揹背巾不能抱我?為什麼媽媽想睡覺?為什麼要休息?為什麼要吹頭?為什麼要洗頭?

 

然後,我發現自己對於這些日常生活的發問,比起大自然,會擾亂我心。

有一天,也是被問的有些煩心,

晚上書寫反思日記時,才會心一笑,喔,天啊!球球是在好奇跟我們生活在一起的規距嗎?

我的孩子,不再像小嬰兒,那樣全然的無助與依賴。

現在,我的孩子正在發出訊號,她要長出自己的力量了,

球球透過問"為什麼",來發出訊號請求我們幫忙她,來明白她可以怎麼樣幫忙自己。

奇妙的是,當我這麼想時,心裡那些煩躁平靜下來,反而我和先生的討論:那我們的家規是什麼呢?

 

球球已經透過許多的為什麼,來告訴我們,她準備好了,要當我們的家人,而不只是被我們照顧的嬰兒。

我現在還記得,那一晚,我跟先生第一次討論家規時,我們的動容。

我明白,家規明確,我們大人的態度一致,孩子理解自由與限制在哪裡,當她知道大人要求背後的規則,會幫助她有安全感。

同樣的,有了自由與限制,就會有堅持與彈性的相關標準,直至今日,每天我們都在微調,但是大方向的家規已經成形。

 

我和先生說:恭喜我們自己耶,我們要建立自己的家規了,讓孩子可以有所依循來當家人。

先生說:是啊!球球準備好了,我們也要趕快跟上腳步。

 

然後,當我們以為這樣應該已經夠多夠深的"為什麼",球球又開始新的好奇....

有一天,我們去公園玩,有一個阿公坐在蹺蹺板上面好久好久,我們玩了一個小時,阿公都沒有起來。

球球很想要玩蹺蹺板,一直等阿公起來,可以換她,但是阿公都沒有要離開的意思。

球球問我:為什麼那個阿公都不起來?為什麼阿公不用輪流排隊玩?

當下,我覺得有道理,表面上的規矩真的是這樣制定的啊,小朋友來公園玩,一起輪流排隊。

可是阿公耶,看起來阿公是在曬太陽呢。

球球問我:為什麼阿公不去旁邊曬太陽要坐在蹺蹺板上呢?

我跟球球說:你想坐蹺蹺板,是嗎?阿公因為年紀好大了,可能喜歡坐在蹺蹺板上比較舒服,

                       如果你也想坐,我們去問問阿公可不可以一起坐?你坐在他對面好嗎?

球球勉強得點頭,她低咕了一句:可是我想跟媽媽一起玩....

我說媽媽知道,不過阿公年紀好大喔,要他起身會有些辛苦,我們等一下去玩溜滑梯好嗎?

球球問:為什麼站起來會辛苦?

我回答:你記得嗎?公公婆婆陪妳玩時,站起來都會扶著腰。

球球點點頭,回說:腰會不舒服。

我說:嗯嗯,阿公可能也會喔,我們讓阿公坐著,媽媽站在旁邊陪妳玩好嗎?

於是我們走過去,阿公告訴我們他90歲了,相差88年的兩個人就這樣一起玩了一下。

 

我想,球球心裡或許開始在理解,有些規範底下,是有些例外的。

而這些例外原則,就是社會禮節、是同理心的養成了,

當感受到自己也陪著孩子來到這一關時,又感受孩子是一個獨立個體了。

兩歲多的孩子,對於人事物的經驗,體會與觀察是這樣的細緻,細微的。

 

當我聆聽球球的發問,想著如何回應她的問題時,也會有一種正在見證每一刻她的成長。

不再只是嬰兒時期生長曲線的,還包括她與大地、與我們家、與這個世界、還有最重要的與她自己。

我感受著球球正在如何理解她來到的這個世界。

我明白孩子準備好要長大了,

而我準備好了嗎?

有時候我會覺得我總是慢一拍,

但是,我知道我會趕上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erri S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