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因為節目篇幅與屬性是來賓的經驗分享,故藉由部落格的補充,把我參與錄影的單元議題之心理層面,說明得更清楚與完整(前幾集會慢慢補上!)。這一集主題【繼手足,爸媽到底該幫誰?】我想從再婚父母如何共同領導「你的家、我的家,成為我們的家」來切入說說這樣家庭的辛苦與承擔之處。先說明繼手足,也是半手足的意思,指的是再婚夫妻,雙方與前任所生的子女組合。這一集錄影當時,討論得相當激烈,也顯示出這樣的再造之合,確實延伸出許多相處困境。錄影完,我最想說的其實是:不論是孩子或父母,甚至是周邊親人,大家都有難為之處,試著善待自己與免責他人。

包括:

一、如何讓孩子知道,他們即將有新的父親或母親,以及無血緣的手足?

二、新組成的家庭成員,如何稱呼彼此?

三、如何重整兩個舊家庭規則,成為我們家的新規矩?

四、真的爭吵時,記得再婚夫妻一定要手牽手、心連心。

 

關於第一個:何時該讓孩子知道,他們即將有新的父親或母親,以及無血緣的手足?

節目錄影現場,許多孩子都表示他們都是等到父母再婚了,才知道自己多了"沒有血緣關係的兄弟姊妹"。許多孩子敘說的當下,情緒依舊起伏,可以想像當時的他們有多震驚,是毫無準備也得被迫接受的情況下,面對新成員。有些孩子必須要跟新的繼手足住一起,明明不熟又天天相見,更為了父母的期待而必須討好對方,而心生委屈。有的孩子雖然分開住,但一見面的互動尷尬又冷漠,更心寒。其實,父母親要再婚,孩子的意願要尊重到何種程度,確實有待親子溝通。然而,部分父母親為了避免麻煩,或者不知如何處理,就假裝沒這回事的要求孩子立刻適應繼手足的存在,都會讓孩子產生很大的不安全感,更有可能擔心不被愛。當我們越想粉飾太平,其實往往是收到相反效果。鼓勵父母親,即使這樣的親子討論很困難,仍不要迴避。長痛不如短痛的面對問題點,讓孩子跟著你進入新的婚姻關係時,是有心理準備,當孩子預備的越好,父母會更有能量投入在夫妻關係經營與新的家庭建立。

 

關於第二個:新組成的家庭成員,如何稱呼彼此?

簡短的一句話:尊重孩子與繼手足的心理距離,以此來界定稱呼。很多家庭會為了加速表面的和諧,而要求孩子要立刻改口稱呼繼手足為兄弟姊妹。然而,大部分的孩子心理感受是陌生的,會對於這樣的改口很排斥,即使乖順的改口也容易事後抱怨。就像是越來越多離婚父母再婚時,會允許孩子稱呼父母新的另一半為:叔叔、阿姨是一樣的道理。真正親密之後,不需要規定,孩子會自然地改口的。

 

第三點:如何重整兩個舊家庭規則,成為我們家的新規矩?

錄影當天,現場來賓幾乎遇到的窘境都是即使組成新的家庭,仍然是:你家小孩怎樣、我家小孩怎樣。這樣的話語,倘若有親密與穩定關係打基礎,其實是無傷大雅的。 然而,對於剛組成的再婚家庭卻是有殺傷力的。尤其在爭吵時,不論是夫妻之間或者是對孩子的管教,這樣的區隔兩個家庭,只會放大彼此的不信任感。試試看,從再婚夫妻之間先開始練習:我們來討論一下孩子的事情。當父母越有「這是我們的家」的概念,也會引導孩子適應。與其在第二點稱謂上的強迫拉攏關係,不如真正在家庭概念上建立「這是我們的家」的基礎。並且,帶領孩子討論兩個家庭的舊規則,如何修改成適合彼此的新規則。這些看似公事公辦的討論,都是再婚家庭裡經常產生困擾之處。

 

第四點:爭吵時,記得再婚夫妻一定要手牽手、心連心。

許多家長都提到他們因為再婚,所以對婚姻會有些舊傷痕,因此在衝突發生時,心理會產生矛盾,理性上知道應該要跟另一半溝通商量,但是情感上卻脆弱無助,有時候會向孩子傾訴,甚至拉著孩子同一陣線。每個家庭裡難免都會有親子之間形成同盟的關係,然而再婚家庭裡,更顯得複雜。因為當父母親向自己的婚生子女抱怨新任的另一半,會讓孩子對於這個無血緣的父、母親產生更多的距離感。當孩子發現父母親對新的婚姻關係有不安全感時,會本能的自衛或想要保護自己的父母親,而對另一方產生敵意,這樣的情感糾結只會造成更多誤會,而失去彼此互相學習信任的好機會。

 

最後想說的是,父母親離婚之後,決定要投入另一段感情並步入新的婚姻之時,一定要好好整理自己的舊情感。畢竟對於孩子來說,雖然知道父母親踏入新的婚姻也有辛苦之處,但心裡面對於父母親的依賴與需求是不會中斷的。當父母親越是能陪伴孩子準備進入再婚家庭,孩子的擔憂與排斥感會因為獲得父母親情感滋潤而舒緩。當父母親越是假裝沒事、強迫孩子接受或拒絕孩子進入新家庭,都會造成孩子產生不被愛了的憂心。父母親能夠鼓起勇氣再次相信婚姻,這是值得被肯定的,不過別忘記,孩子在再婚家庭裡,還有是否要忠誠於親生父母親的議題,孩子面對的難題不少於父母。孩子說不出口心理的煩惱,父母親越是能夠適時聆聽與帶領他們,大家都能在新的家庭裡重新相信愛、再次擁有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erri S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